云上恩施报道(鹤峰通联记者 杨国炎 通讯员 向秋怡 徐超)“一上这辆新能源公交车,凉意瞬间袭来,座椅软乎乎的,比以前的车舒服多了!”9月5日中午,家住鹤峰县太平集镇、准备前往县城农贸市场采购物资的李先生,刚登上公交车,便满脸笑意易倍策略,忍不住跟身旁乘客分享自己的感受。李先生的这声赞叹,正是鹤峰县交通运输领域“绿+新”变革、低碳出行惠及民生的鲜活注脚。
近年来,鹤峰县人民政府立足民生需求与生态发展大局,大力推进“绿+新”低碳交通模式,持续优化交通出行结构,致力构建新时代绿色、低碳交通体系,政府出台购置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的补贴政策,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和个人购车成本,以财政力量降低购车门槛。
展开剩余62%“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我们不仅在城区推进交通低碳化,更把新能源交通网络往农村延伸,让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绿色出行的便利。”县交通运输局局长肖红胜介绍:“近年来,先后投资2790余万元,购置了85台新能源电动车和清洁能源车,并提前1年淘汰下线城区50辆燃油出租车。截至目前,仅新能源车购置补贴一项,政府已投入达927万元,真金白银的支持,让企业与群众迈出了绿色出行的第一步。”
为了改善群众乘车体验,解决老公交车能耗高、舒适度低的问题,鹤峰县交通运输局积极作为,大力推进公交领域的新能源化进程。截至目前,鹤峰县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100%,在已开通的城乡公交线路中,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100%。据悉,全县新能源车和清洁能源车的投入使用,每年减少碳排放量达200万吨。
对公交司机而言,新能源公交车也带来了极大便利。太平A路公交司机乔师傅开心地说:“以前开燃油车,夏天车内闷热,还得频繁加油,现在新能源车启动平稳,充电费用低,充一次电只需几十元,成本降了一多半不说,工作还轻松多了。”
为了让新能源公交车能够顺利运行,鹤峰县还加快了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建设。目前,已在城区公交枢纽、多个乡镇客运站等关键位置建成10余座充电站、150多套充电桩投入使用,构建起“购车有补贴,出行有保障”的绿色交通体系。
政府从政策制定到资金投入、再到配套设施建设的全链条支持,不仅降低了碳排放,让绿色低碳交通惠及城乡居民,更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优先理念。下一步,鹤峰县交通运输局将继续深化“绿+新”模式,加大新能源车和清洁能源车的推广与普及力度易倍策略,进一步加密农村公交线路,让更多乡村百姓能轻松享受“上车就凉快又舒适”的绿色出行体验,让低碳交通走进千家万户,惠及更多民生。
发布于:湖北省方道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